[雜談] 為什麼消費機很難拍出淺景深的照片!?

在很多攝影相關論譠中, 每隔幾天就會出現使用消費型 DC 的人來問「如何才能拍出主體清楚, 背景模糊的照片」; 此時大多數的人都會叫那個發問的人直接上 DSLR, 然而這些叫發問者上 DSLR 的人中, 知道為什麼 DSLR 較容易拍出淺景深的人卻是少得可憐, 大多數人都只是人云亦云而已。

這篇文章是我發表在 PTT BBS 的文章, 現在我把文字做潤飾, 並加上圖片來說明 (以補足我文筆太差, 所造成說明不清的情況)。

理論上, 同樣的「實體焦長」、「距離」及「光圈」 下, 所攝得的景深一樣, 然而為什麼消費機總是不容易拍出淺景深的照片呢!? 其原因主要起於感光元件片幅的大小不同所造成的裁切現像。

我們假設下面這張圖是以全片幅 DSLR 所攝得 (實際上不是啦!):

而 APS-C DSLR 由於感光元件片幅較小, 在同實體焦長及與被攝物距離拍攝後, 得到的影像可能如下:

我們可以發現由於片幅較小, 所以 APS-C DSLR 和全片幅 DSLR 相較之下, 在同實體焦長的視角會較小 (這就是為什麼你常聽到鏡頭的焦長要 x 1.5 x 1.6 的原因); 同理, 感光元件大小更小的 DC 其視角又會更小, 所攝得的影像範圍又會更小:

由上面可得知:「實體焦長及與拍攝主體距離相同的情況下, 拍攝後主體佔畫面的大小: 消費機 > APS-C DSLR > 全幅」。

假設我們想拍攝半身的人像, 由上面的幾張圖我們不難想像, 在同焦段下拍攝時, 消費機的使用者必須離被拍攝的人更遠的距離, 才能使人能「裝」進相片中。

即: 「以同實體焦長來拍攝, 若要求呈現出的照片主體在畫面上的大小相同, 與主體的距離會是: 消費機 > APS-C DSLR > 全幅 DSLR」。

看到這, 答案已經出來了! 由於和主體的距離拉的更遠, 就算實體焦長和光圈都設定相同, 消費機拍出來的景深自然就較深了。

2 Comments Add yours

  1. changeliang says:

    身為攝影同好
    前鎮子正好對這也有興趣,到處找答案
    幾經整理

    我認為並不是因為您所講到的因素
    請參考”相機構造”一書
    豐田堅二 著
    黃月美 譯
    世茂出版
    有提到”感光元件大小”與”景深”,”焦深”之間的關係

    我覺得他講的挺有道理的
    畢竟不是因為裁切全片幅的照片就可以得到”淺景深”

    敬請指教

  2. goston says:

    @changeliang
    事實上用景深計算公式來算, 就會知道片幅愈小其實對淺景深的營造愈有利…

    只是, 相對於片幅較大的機種來說, 同實體焦長下, 片幅愈小在同一拍攝距離下所能拍攝到的範圍愈小… (這就是為何市面上一堆高望遠消費機其實其實體焦長只有 5Xmm 甚至更少)

    由於取景的範圍小, 要容納更多的東西就得增加和被攝物的距離, 所以景深勢必加深…

    小片幅相機要在樣的位置拍到和大片幅相機一樣取景範圍的相片的話, 其實體焦長一定比大片幅相機要廣… 然後, 由於實體焦長更短, 淺景深營造自然也更加不利…

    不知你在這篇文章中從哪看到我說 “裁切全片幅的照片就可以得到淺景深” 這句話, 裁切是裁切, 景深並不會因為裁切照片而改變, 裁切所改變的只是構圖的範圍而已…

Leave a Reply to gostonCancel reply